去年6月,市政府正式印發《關于進一步轉變財政支持產業發展方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改革和創新財政資金使用方式,采取資金變基金、資金變資本、無償變有償、短期變長期和市場化運作方式,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農業擔保基金、精準扶貧專項發展基金、小額貸款保證保險基金、創業再就業小額貸款擔;鸬任宕蠡,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撬動作用,吸引更多的金融資金和社會資本融入產業發展,切實解決我市產業發展投入不足和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運行近一年,五大基金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產業加快發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本報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本報記者 吳江 關注企業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 幫企業解融資難 “太給力了!貸到的1700萬元解了燃眉之急!”四川江口醇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浩峰感慨。為確保旺季生產經營,江口醇公司急需大量資金組織原輔包裝材料,導致企業流動資金短缺,今年2月,通過我市中小企業應急轉貸基金的擔保貸款,很快解決了這一難題。渡過難關后,江口醇公司3月初便還清了貸款。這是該企業繼去年通過應急轉貸基金擔保貸到3000萬元后,再次受益于該基金。 根據《意見》,市財政安排資金3000萬元,建立中小企業貸款應急轉貸基金,用于支持企業續貸業務中短期資金需求。同時,市財政連續3年每年安排專項資金建立中小企業融資擔;,2015年首期資金3000萬元,并適當吸收社會資本參與,實行滾動運營,委托巴中鑫園融資擔保公司開展基金營運,并委托金融機構對融資擔;鸷蛽9狙a充基金進行托管,托管金融機構按不低于1:5的比例向中小企業提供擔保貸款。 “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巴中普瑞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繼勇說,公司用于建設中西成藥、中藥飲片生產基地異地擴能技改項目的設備購置,資金缺口近4000萬元。他們申報了中小企業融資擔;鹳J款,成功在巴中市農村商業銀行貸到2900萬擔保貸款。目前,新廠一期建設項目已完成綜合(質檢)辦公樓、提取車間等封頂,采購的設備已進入安裝階段。 南江光霧山米業、巴州制氧廠、老廖家風味食品……我市一批規模以上企業在面臨著融資難、續貸難、資金鏈斷裂等情況下,都通過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擔保貸款渡過了難關。 截至目前,共為三縣三區18家生產加工及商貿物流企業提供貸款融資擔保10880萬元,其中為經開區9家企業提供貸款融資擔保6520萬元。累計完成中小企業應急轉貸項目9筆,共計完成資金臨時周轉10095萬元,幫助8家企業順利實現銀行到期貸款的還貸續貸,其中為經開區3家企業實現還貸續貸1220萬元。 關注農業設立農業擔保基金 為山區農業添活力 “抵押物缺乏,通過銀行最高只能貸100萬元,通過申請農業擔;鹳J款,我們在德商行很快就貸到了240萬元。”巴州區鑫龍特種水產養殖場負責人趙子勤說,農業擔;鹱屗辛税旬a業做大做強的底氣。 看好水產養殖前景,春節后,趙子勤打算在恩陽區柳林鎮鹽井村修建第二個基地,急需建浮橋、辦公樓、搭網箱,資金缺口達300萬元。正當他一籌莫展時,通過農業擔;鹱鲹#J到了240萬元,水產基地終于運作起來。目前,散水面已投放100萬元左右的魚苗,9月份可賣向市場,今年還計劃再投放一些名優品種魚苗。 趙子勤的故事是農業擔;馂槲沂猩絽^農業添活力的一個縮影。“市、縣(區)政府連續3年通過資本金注入、優質資產注入和吸收涉農經營主體資金等,共同設立、充實農業擔保基金。去年,首期籌集資本金1億元注入秦巴農業融資擔保公司。”市財政局農業科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通江、南江、平昌三縣將新成立政策性農業擔保機構,每個機構注冊資金達5000萬元。為全市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提供資金支持,為農業產業化企業、家庭農場、種養業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和發展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的現代農業項目提供融資擔保。 據悉,通過農業擔;鹳J款,我市目前已受理49個項目,已投放或即將投放15個項目5040萬元。 關注扶貧設立精準扶貧專項發展基金 加快貧困戶脫貧步伐 當前,我市進入脫貧攻堅的沖刺期,如何增進民生福祉,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精準扶貧專項發展基金的及時設立,撬動、吸引金融資金下鄉投入扶貧,放大扶貧資金效益,加快了貧困戶精準脫貧的步伐。 三個孩子讀書,妻子體弱多病,一家人的日子過得緊巴巴,平昌縣青鳳鎮趙埡村貧困戶夏明禮為了脫貧,想搞家庭養殖,但苦于無力貸款。“多虧了精準扶貧發展專項基金,我很快從農行貸出兩萬元,購買了雞苗和飼料。”夏明禮說,貸款期限是五年,自己只交第一年的利息,后面全部是政府貼息,同時還會把所交的利息返回給他。 和夏明禮同村的建卡貧困戶馮士秀也通過精準扶貧專項發展基金貸了兩萬元辦起了家庭養殖場。 “從2015年到2020年,全市每年安排7500萬元,建立精準扶貧專項發展基金,與金融機構合作,金融機構按不低于1:5的比例發放扶貧貸款。”市財政局農業科負責人介紹,基金規模每年將按照30%比例遞增擴大,至2020年達到10億元。而這項基金貸款擔保對象為有勞動能力、信用良好、有增收致富的產業發展項目、有貸款意愿的建卡貧困戶;貸款用途主要用于發展種植養殖業、家庭簡單加工業、農副產品銷售、物流運輸、家庭旅游業及購置小型農機具等項目;單戶貸款余額原則上不超過5萬元,貸款期限原則上為3年,最長不超過5年。 農民發展產業融資難,貧困戶貸款更難。抵押物缺乏、信用構建缺失、風險高以及對于信貸產品認知不足,是貧困地區金融機構不愿貸、農戶不敢貸的重要原因。在我市,銀行卻攜帶資金“走村入戶”,為貧困戶“雪中送炭”,不怕貸出去的錢收不回?巴中某銀行負責人說:“有了精準扶貧專項發展基金,給了我們下鄉的勇氣”。 原來,我市及各縣(區)還建立了精準扶貧貸款風險補償金,與金融機構達成協議,當單筆貸款逾期未還,通過法律途徑仍無法清償時,由風險基金和郵儲銀行按一定比例共同承擔,從而解決銀行“不敢貸”的問題。2016年市、縣(區)財政分別按貸款余額的2%、5%預算貸款風險補償金。以后年度,按照當年新增貸款的2%、5%預算補充風險補償金。 截至目前,“精準扶貧專項發展基金”運行效果顯著。僅今年1月至3月,全市向2790戶建卡貧困戶發放貸款10757萬元,向67個帶動貧困戶發展的新型經營主體發放貸款10848萬元,精準扶貧專項發展基金的設立為推動全市脫貧攻堅提供了必要保障。 “輸血”變“造血”,形式也多樣。我市還提出,依托“精準扶貧專項發展基金”,積極探索整合建卡貧困戶政府補助資金、社會捐贈資金等,采取參股等方式進行經營,確保貧困戶長期享有收益。“如果100萬元扶貧款直接給貧困戶,很可能杯水車薪,但通過扶貧基金就能撬動5倍甚至10倍的信貸投放,四兩撥千斤。”我市有關負責人表示,財政資金不能完全滿足扶貧開發的需要,重要的是通過政府財政資金,撬動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的參與,“到2020年,我市撬動的金融資金可達四五十億元。” 關注風險設立小額貸款保證保險基金 降低銀行小額貸款風險 為推動小額貸款保證保險持續健康發展,去年,市、縣(區)政府安排資金2500萬元(其中:市級400萬元、縣級500萬元、區級300萬元),分級建立小額貸款保證保險基金,用于支持相關金融機構開展小額貸款保證保險的風險補償。實行市、縣(區)分級
平板車負擔,專項使用。以后年度,根據風險資金的支付情況足額補充資金。 相對傳統的融資模式,小額貸款保證保險是一種銀行與保險公司協作的新模式,通常貸款人不需要提供抵押或擔保,期限一般在一年以內,貸款額度為:全市城鄉創業者及建檔貧困戶的單戶貸款上限為10萬元、農村種養殖大戶的單戶貸款上限為50萬元、小微企業單戶貸款上限為300萬元。 通過設立小額貸款保證保險風險補償資金,建立財政與金融聯動的資金傳導機制,不但降低銀行小額貸款風險,還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等的信貸支持,進一步提升金融業服務我市經濟發展的能力。據悉,自去年3月底啟動以來,累計發放小額貸款保證保險共21筆,貸款金額1416萬元。 根據《巴中市小額貸款保證保險風險補償金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對于風險補償標準,銀行和保險機構按3:7比例分攤貸款本金損失風險。如
山東電動平車借款人因刑事犯罪,依法受到制裁,其財產不足歸還所借債務,又無其它債務承擔者,保險機構經追償后確實無法收回的債權等對符合《辦法》“第五條”所述情形的貸款本金,單筆在100萬元(含)以內的,每筆財政補償金額按照不超過保險公司分擔貸款金額的90%;單筆超過100萬元的,財政補償金額按照不超過保險公司分擔的貸款本金的70%計。當小額貸款保證保險對應貸款逾期率超過10%,或保證保險年賠付率達到130%后,保險機構要暫停簽發保證保險保單,銀行應暫停發放新的貸款。 關注創業補充創業再就業小額貸款擔; 圓創業者創業夢 “去年初,創業遇到資金困境,我就想到了財政小額擔保貸款。”巴州區西華山居民張媛媛說,免息的貸款就像及時雨,讓她的創業路充滿希望。 張媛媛大學專業是生物技術,研究生畢業后就回到家鄉創業。對于她這樣的初創業者,想直接從銀行貸款并不容易。針對此類情況,我市設立創業再就業小額貸款擔;。市財政從2016年起,連續3年每年預算安排小額貸款擔;1000萬元,以充實注冊資本金等方式注入市創業再就業小額貸款擔保公司(現有擔;3000萬元),壯大該公司資本規模,增強融資擔保能力,為勞動密集型企業及下崗職工再就業、大學生創業等提供融資支持。 張媛媛最終在巴中市創業再就業小額貸款擔保公司申請10萬元財政貼息貸款,在西華山承包土地50多畝,搭建大棚7個,創辦食用菌養殖基地,種植平菇、香菇、靈芝,現初具規模。“目前引進的新品種金福菇、羊肚菌即將上市,年銷售量可達5萬多斤,全年實現總產值30多萬元。”張媛媛的基地還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7名,帶動周邊農戶積極從事種植養殖業。 創業再就業小額貸款擔;鸬脑O立,相比以往,擴大了擔保貸款發放對象和條件,調整了擔保貸款額度和期限。自全面放開貸款額度最高10萬元啟動至今,小額擔保財政貼息貸款發放工作迎來新局面。目前,我市大學生、研究生、返鄉農民創業高潮迭起,涉及服務、餐飲、種養殖、零售、建筑裝飾、社會教育、服裝等20多個行業。由大學生、研究生創辦的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已達50余戶,提供就業崗位200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