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科普宣傳月活動中,市科協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使科普宣傳月活動有聲有色。
多彩活動激發群眾熱情 科普的對象是群眾,如何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讓科普在群眾中生根發芽?市科協
山東電動平車的選擇是,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科普活動,讓人民群眾與科學“零距離”親密接觸。 3月18日,由市科協、巴州區委、巴州區人民政府主辦的2016年科普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在三江鎮舉行,此次活動以“創新驅動發展·科技富農惠民”為主題,區總工會、區農業局等30多個部門150余名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結合當地實際,通過掛圖展示、現場講解等方式為當地群眾提供農業科技生產、科普知識、法律維權、勞動就業、義診義檢、疫病防治、反邪防邪等方面的咨詢服務活動?破罩驹刚哌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耐心解答群眾提出的各類問題;顒蝇F場還開展了科普大篷車“體驗科學”活動,讓500余學生身臨其境體驗電磁奧秘、運動的旋律、數學魅力、生命與健康等知識,激起了他們對科學知識的濃厚興趣。 “10秒就能測出空氣質量嗎?”“3D打印機能演示看看嗎?” 在科普大篷車“體驗科學”活動中,不少高科技產品的亮相讓人們大開眼界。 三江小學學生王斌平時就對機器人很感興趣,自己也嘗試做過一些機器人拼裝和編程等,活動現場的機器人讓他移不開腳步。 市民茍先芳最感興趣的是新型血壓測量儀。“現在年紀大了,對健康特別關注,聽說這里有健康檢查,專門來看看。要是以后經常有這樣的活動就好了。” 科技惠民真正落到實處 科普最終目的是惠民?破展ぷ魅绾稳〉脤嵭В窟@是市科協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今年以來,針對未成年人、村民、城市居民、機關干部、社區居民“五大人群”的不同需要,市科協有的放矢,開展各種切實有效的惠民活動。以服務民生、參與社會管理為切入點,科普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學校、進機關、進軍營“六進”活動深入推進,宣傳扎實有效,科普工作群眾化、社會化、經;母窬殖醪叫纬伞 面向城鎮居民,以培訓、競賽為載體,把技能培訓作為提升勞動者科學素質和就業創業技能水平的重要抓手,全面提高職工科學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通過舉辦“職工職業技能大練兵”等形式培訓人數達1萬余人次。 面向社區居民,以開展“社區科普益民行動”和科普示范社區建設為著力點,通過組織科普講師團、科普文藝隊、科普志愿者進社區等形式,舉辦《關愛女性健康》、《中醫藥文化與養生智慧》、《科學飲食與健康》等科普講座,演出科普文藝節目,豐富了社區居民科學知識。 面向廣大村民,以科技培訓為抓手,實施村民培訓工程,提高村民運用先進技術發展生產和增收致富的能力。先后開展農技培訓、講座13期,培訓農民5萬余人次,現場指導30余次,發放涉農資料10萬余份,解決生產中實際問題100多個。 3月14日,平昌縣科協深入幫扶的龍崗鎮利群村發展花椒產業。通過與村委會一同規劃,扎實推進“六個精準脫貧工作”,落實“五個一批”措施,進一步加快利群村建設幸福美麗新村和全面脫貧攻堅的步伐。堅持“統籌城鄉、連片推進、精準實施、全域扶貧”的工作思路,按照“興業、家富、人和、村美”的發展要求,結合利群村資源條件、發展現狀、地理位置,決定在4、5、9村種植花椒800余畝。 3月17日,南江縣科協聘請紅梅種植、畜禽養殖專家深入關門鄉石廟村,對88戶貧困戶305人開展扶智扶技活動。課堂上,紅梅種植專家向貧困戶講解了紅梅栽培、病蟲害防治、扦插低改及加工等技術,針對種植戶在種植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并現場就紅梅修剪、田間管理、低改進行實物指導、講解,為種植戶解除了心中的疑惑,鼓勵紅梅種植戶要科學種植、科學管理;畜牧專家為貧困戶講解了巴山土雞、南江黃羊、肉牛養殖等養殖技術。科普活動成為廣大群眾學習科學知識、體驗科學樂趣、提高科
平板車學素養的重要載體。隨著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深入開展,越來越多的群眾主動參與其中。據統計,三月以來市科協共舉辦科普活動30多場(次),各類科普報告會、科普展覽50多場(次),參與公眾10萬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