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市委城市工作會議強調:城市的核心是人,關鍵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樂業12個字,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城市管理和服務狀況是重要評判標準。要強化依法治理,嚴格執法,完善城市管理手段,提升城市管理科學化、法治化、精細化水平。
自市委城市工作會議及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迎檢動員大會召開以來,市城管執法局切實履行部門職能,將環境衛生集中專項整治與日常管理相結合,以開展宣傳動員、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取締占道經營、規范建筑工地管理、深化“三違”整治等工作為抓手,進一步細化城管執法體制改革,加大監管力度,創國衛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改革 理順城管執法體制 市委城市工作會議強調,現在城市管理的突出問題,就是多頭管理、“九龍治水”,存在一些壞循環、懸在空中不落地的事。要明晰市、區責任邊界,落實城市管理主體責任,理順部門職責分工,著力構建權責明晰、服務為先、管理優化、執法規范的管理體制。 為將市委城市工作會議規劃的美好藍圖繪制成施工圖,市城管執法局進一步宣傳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和市委城市工作會議精神,通過報刊、城管微信公開,致函縣(區)政府納入常委會、常務會學習傳達。 市城管執法局對三縣三區的城管執法部門機構設置、人員編制、職能職責進行了調查摸底,全面梳理我市城管執法體制的突出問題。 完善了“一體化”執法機制,推行事權下放、重心下移,強化市直屬、巴州區、經開區、恩陽區4個分局運行,加強城管執法大隊與轄區街道辦事處的對接,大隊長列席轄區街道辦事處黨委會議;市公安局常年派駐城管執法協作支隊提供堅強的執法保障;制定城管、規劃部門聯合巡查細則,與國土、住建、交警等部門協調聯動、集體會商。 全面推行了“陽光執法”機制,形成“四公開、四規范”(公開執法責任、案件審理、處罰決定、違法信息,規范裁量標準、執法行為、執法程序、案件審理),在市(區)所有建筑工地設置《執法監察責任公示欄》,公開執法人員的姓名、職務、電話,邀請兩代表一委員、媒體記者、社區干部參加案審會,公開
山東電動平車執法全過程,建立法律顧問制、法治審核制,構建起市民監督、媒體監督、代表委員監督、法制監督等多渠道、多層次的城管執法監督體系。 深化政府購買城市管理服務,推行公司化經營、市場化管理、績效化考核,把巴城江北片區市容市貌勸導服務工作通過招標方式委托給兩家公司,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益。 摸底 治理城市突出問題 為強化依法治理,嚴格執法,市城管執法局堅持以調查摸底、完善配套、宣傳引導、集中整治、提升鞏固五步工作法,深入開展市容市貌環境衛生整治行動。 3月29日以來,該局對照《國家衛生城市標準》8大類40項指標,以大隊為單位分網格找差距,以分局為單位對照時點找差距,以聯席會議為平臺對照職能找差距,共排查出環衛設施不齊、車輛亂停亂放、占道經營、背街小巷“牛皮癬”清理不及時等問題2200余個,并根據實際分解,逐一落實責任主體。督促市(區)郵政、銀行、農業等單位規范行業車輛,著力解決快遞車輛、銀行車輛及拖拉機、三輪車等農用車輛的亂停亂放問題。 以完善功能配套為基礎,協調部門力量,推進停車場、臨時攤區、垃圾轉運設施、公廁等城市功能配套設施建設。該局牽頭落實全市新增1萬個停車泊位工作,在經開區時新街道辦事處插旗山村八、九、十社交界處建設北環線綜合停車場,配套有修車、洗車設施,目前正在進行臨時道路施工、排險等前期準備工作;此外,還將在隴橋建設西城區綜合物流停車場,在西環線建設新川綜合物流基地,在盤興物流園區建大車停車場,在火車站附近建設綜合停車場,幾座大型停車場將新增停車泊位2200余個。同時,還配合規劃、交警部門,在橫街、側街
平板車適合的區域規劃停車泊位,在街區適宜地段設置摩托車、三輪車集中停放區;并擬在南壩社區、罐頭廠后門等位置設置夜市攤區,實行定時、定點、定標準經營,在街角路口設置便民服務點,規范修鎖、擦鞋等。 以告知、依法責令改正為前導,強化宣傳引導,獲得了大部分商戶、攤販的支持,城市市容秩序有所改善。自4月5日以來,對溫馨告知后仍未改正的商戶、攤販,送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1173份。 以整治亂搭亂建、規范車輛停放、清理“牛皮癬”小廣告為突破口。今年以來,該局拆除柳津橋南、檬子河村、玉皇廟村等地違法建設170余處2.51萬余平方米。綜合利用航拍、公安天網、高空瞭望適時巡查。推進“一案雙查”、違法建設鎖定公示,追究支持參與“三違”或對轄區“三違”管控不力的組織和個人責任,努力斬斷違法建設利益鏈條。 車輛亂停亂放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重難點。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該局專門設立了6個停車秩序規范小組,重點規范人行道和消防通道上的違規停車行為,白天分區域不間斷動態巡查,夜間輪流值班,每天晚上10點至深夜3點,對城市所有主次街道進行拉網式巡查,對占用消防通道影響公共安全的亂停車行為及時糾正。同時,實行人性化服務,對違規停放車輛,先查詢車主信息并聯系車主,無法聯系車主或車主逾期未自行改正的,摩托車移至附近統一停放點,汽車就地上鎖或拖離,并設置告示牌,告知違法事實、聯系方式、維權途徑,通過微信上傳違規停車現場圖像,方便駕駛員查詢核實。4月以來,完成了對江北大道東段、晏陽初大道片區占用消防通道亂停車行為的整治,清理消防通道17條,規范車輛1000余輛,拆除望王路沿線違規設置的地鎖30余個。 為縱深推進“牛皮癬”小廣告治理,該局采用網格化的辦法,定人、定責、定路段、定標準,城管隊員對主次街道“牛皮癬”小廣告發現即清除,定期集中清理;市公安局城管執法協作支隊成立夜巡小組,通宵巡查,專門查處違法小廣告行為。4月以來,共查處違法違規廣告行為17起,其中,批評教育14起,處罰3起。同時,運行違法廣告追呼系統、建設免費信息公示欄,并配合社區、物管、房管等單位,將“牛皮癬”整治向背街小巷、居民小區延伸。 目前,市城管執法局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攻堅行動已經進入集中整治階段,并成功取締了土星街、新市街等5條街道長期占道經營行為。接下來,將全面啟動江北、回風、西城、東城的市容市貌集中整治工作,預計在4月下旬完成巴城主次街道的全面整治。 引導 實現全民共建共享 自創國衛工作啟動以來,市城管執法局及各分局堅持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定位于提升城市品質、建設幸福美麗巴中,帶頭組織社會力量,營造人人參與的創建氛圍,讓市民參與創建,分享創建成果。 召開創衛攻堅動員會議,專題傳達學習了李剛書記、邱成平副市長在我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迎檢動員大會上的講話精神,組織干部職工學習《國家衛生城市標準》,發動干部職工帶動身邊親屬。 為營造創國衛良好氛圍,該局統籌大型戶外廣告、LED顯示屏、城管微信等資源,發布創國衛公益廣告30余條,并充分利用100余名“文明勸導員”長期值守街角路口的優勢,提升勸導水平,常態化開展市民文明教化,及時規范市民亂穿馬路、亂扔亂吐、亂傾倒等行為。 清明節期間,市城管執法局巴州區分局300余名城管隊員正常上班,并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區干部,共同向巴城門市商戶、游動攤販送發“溫馨告知”,共同勸導,指出問題要求整改。三天時間,共送出“溫馨告知”近5萬份,覆蓋了主次街道4900余家門市商戶、游攤400余個、夜市攤380余家。 市公安局城管執法協作支隊邀請市(區)9家渣土運輸公司和渣土運輸車輛駕駛員座談,宣傳《巴中市城區建筑垃圾處置管理暫行辦法》;同時,優化隊伍力量,對大佛寺、西華山、后河橋、南壩等4個臟車入城規范點的隊伍進行輪崗,加強違規渣運車輛、臟車入城的規范。 市城管執法局直屬分局邀請市區建設企業、施工企業、物業管理公司240余人座談。同時,還督促物業管理服務企業對小區內亂搭亂建制止、報告,協同建設單位規范裝修裝飾垃圾;落實在建工地、待建工地門前三包責任,全面清理工地圍欄,拆除破損、污損圍欄廣告160余處;督促施工企業硬化工地主要道路,沖洗出入車輛,防止車輛帶泥上路,并覆蓋裸露地面,施工過程灑水抑制揚塵,努力實現源頭治塵。 市城管執法局經開區分局緊扣“治塵”環節,對新區所有工地從場地平整、基礎施工環節就確定網格責任人,督促施工企業修建圍欄、硬化施工道路,設置沖洗臺和沉砂池等,并清理轄區內所有攪拌站。同時,執法大隊還聯合社區干部開展創衛宣傳、摸排問題,聯合制定整治方案,有效激發了社區等基層組織的城市“細胞”作用。 市城管執法局恩陽區分局將“創國衛”工作作為一號工程,堅持“領導以職務擔保、隊員以崗位擔保”,并設置“創衛”信息專欄,及時反映創衛工作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