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裝人買新車,換新車。購買的配置、價格、政策之外最關心的就是售后服務體驗了。說起三一的服務,不分南北。上一次還記得我們在走訪的路上的時候,遇到最多的汽車吊吊裝人,他們在對比評論的聲音里,首先肯定的便是三一的客服速度! ∧且荒晔2014年,時間在變,多年來三一堅持的服務質量發展成什么樣了?透過今年新車上市節點,是時候談一談了! 」I設備的售后服務,歸根結底是零配件補給速度與效率的服務! ∽鳛橹袊踯囍鳈C一線大廠,同時更是泵送和挖機等的主機制造佼楚的三一不會不清楚。站在跨界的角度看,三一在后兩項的零配件供應體系建設上可以說早就是中國的第一,發展早,體系深,覆蓋廣,話語權大。而在吊裝這個產業,三一卻是一個后來者。工程機械行業看似是一個差不多大門類,但子行業與子行業間的交集其實很少。背靠雄厚資本“入行”的三一剛開始做就能拿出1200噸,但卻很難在短時間內建立壓倒性的零配件體系,無非是吊裝設備產業這個行業太特殊了。根本問題在于,泵車100米級和40米級的零配件互換率與容易程度顯然要遠遠高過1200噸全地面吊和8噸汽車吊的。外國吊裝人也有過一句總結:“吊車公司與其說是一個車隊,倒不如說它更像一只艦隊”。所以我們還能套用一句話“一年陸軍,十年空軍,百年海軍”。當年,三一以“亞洲第一吊1200噸”走紅,順應了當時的市場需求,近期又以1020c再點了一把風電火。若只單看這些亮點確實厲害,但還要看到1200噸之后三一就去全力搞220噸,手握一堆1020c訂單但卻仍然力推今年自主底盤的小噸位。因為“全球行”、“改變世界”這幾個口號必須得靠體系支撐。現在哪個吊車制造商如果還是和過去一樣,服務
平板車配套不到位,零部件到貨時間慢,別說走向世界,出省都難。 這些中國吊裝產業配套服務的通病,必須由大廠商開始重視到自身產品體系構建才能解決。重視服務,就是重視零配件,重視零配件就得去重視工藝改良,工藝上來了技術提高了,就會反哺服務維保體系成本,構成良性循環! ∵@樣省出來的錢和精力,既能去好好的維護客戶關系,維護好客戶粘度,也能助力好吊裝人的“艦隊”建設! ∪
山東電動平車一大客戶說“爭取3年掙十個億”。這一份互相支持與信任,以及這次的三一STC120C新12噸就是源于對這個層面的理解。(本文來自三一重型起重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