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建議改變地方主管部門和電網系統在風電場的核準和并網運行管理中對風電場的風電機組進行單機容量管理的方式,建立適應風電波動特性的有效管理方式!边h景能源副總經理王曉宇開門見山地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此前,國家能源局下達的2016年全國風電開發建設方案的通知顯示,吉林、黑龍江、寧夏、甘肅、新疆等地因棄風限電嚴重,暫不安排新增建設項目。王曉宇表示,在風電產業轉型發展的背景下,這表達了國家能源主管部門促進風電行業健康發展的決心。他同時建議,地方能源主管部門應放開對風電場的單機容量核準,風電企業通過技術手段,能夠提高整個風電場的能量可利用率,進一步降低度電成本,促進產業健康升級。 記者:長期以來,風電項目開發采用設備招標模式幾成慣例,您出于怎樣的考慮建議風電場開發采用解決方案招標模式? 王曉宇:風電場開發不同于一般的工程建設,涉及因素繁多。風電場的資源、道路和地形情況等千差萬別,如果再把風機當作像螺栓、螺帽這樣的標準件來看待顯然不適宜。所以,我們才提出風電場解決方案招標這一模式! ★L電場開發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項目的收益受到很多因素影響,而這些因素在不同項目下又各不相同。因此,面對眾多變量,風電場現有開發
山東電動平車建設模式一般都會設置限定條件,比如限定單機容量、風電場總容量、必須單一機型且不能混排、機位個數及位置,甚至限定單一塔筒高度等。這些約束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給相關環節帶來便利,但從本質上看,不僅禁錮了風電場設計的技術優化,也直接限制了風電場可能更高的整體收益率。 從管理維度上看,風電場的開發過程往往被分為項目開發、設備采購、工程建設、項目運維幾大階段,如此劃分雖然帶來了行政上的高效率,但也割裂了風電場項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流,其結果是即便各階段目標最優,也難以實現風電場全生命周期最大收益! 』陲L電場開發建設的現有模式,解決方案招標的模式將風電場視為一個集成化的系統性產品來開發,讓各種因素互相耦合影響,從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整個風電場的內部收益率! ∮浾撸号c傳統設備招標相比,風電場解決方案招標的優勢體現在哪里? 王曉宇:隨著國內風能資源開發條件漸趨復雜以及陸上風電上網電價下調的壓力驟增,當下及未來風電場投資收益都會變得脆弱,而解決方案招標便指出了解決這種脆弱性的正確方向,更可以避免風電場開發投資收益上的風險! H從風電場設計和風機選型上來看,在風電場設計階段,復雜山地地形風電開發面臨的風況多變、風速跨度大、限制因素多等挑戰,都需要通過微觀選址解決,其目的就是要通過平衡發電收益與地形地勢、土地性質等約束條件,達到整個風電場經濟性最優。傳統開發模式能提供的只是單一機型的布機方式,而方案招標模式是根據風資源情況和基準收益率確定布機方式。具體可以是相同單機容量、不同適應風速機型的混排方案,也可以是不同輪轂高度機型的混排方案! ≡陲L機選型階段,機型招標僅對機型、單機容量、塔筒高度等做出規定,而方案招標提供的是定制化機型容量,不僅可節省機位,還可降低整體投資水平或增加容量提升凈現金流水平。根據對大量樣本的調研我們認為,風資源最優的方案不一定是發電量最優的方案,發電量最優的方案不
平板車一定是經濟性最優的方案。機位優化才是提升風電場的收益之道。 記者:目前,公司是否有解決方案招標提高風電場發電效率的成功案例? 王曉宇:在不久前的一個風場項目中,在設備采購招標模式下,前期規劃容量48MW,可研報告中采用2.0MW機型排布,提供了24臺機位點坐標。而開發商和廠商溝通后采用了解決方案招標,廠商通過各自的微觀選址能力、工程建設經驗等對機位方案、機型選擇進行了定制優化。 最終遠景能源形成的兩條建議,一是通過機位優化確保風機排布處于風資源較好區域,使機位排布相對集中。二是根據各個機位點平均風速、湍流等級等參數的不同,選用不同容量、不同設計年平均風速、不同湍流等級的A和B兩種機型混排。根據優化后的數據,該風電場等效滿發小時數提升了204小時,資本金內部收益率提升1.64%。 記者:風電場解決方案招標模式的應用,為整個行業帶來的價值創造或改變表現在哪些方面? 王曉宇:風電場解決方案招標模式摒棄了常規的割裂思維,將風電場作為一個整體產品來開發,挖掘影響發電量提升和成本下降因素的增效潛力,通過優化和迭代實現風電場最優收益! 〔捎媒鉀Q方案招標模式,無論對開發商還是設備制造商,甚至于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都有一定促進作用。拿風電場開發中的風機設備選型來說,如果采用解決方案招標,各廠家就必須要從發電量、基礎投資、塔筒投資、交付難度、后期相關服務等多個維度做出全方位評估和優化,并和開發商進行討論和反復迭代,才能做出真正符合開發商投資偏好的經濟目標復合最優方案! 〗鉀Q方案反復迭代和深入優化的綜合價值創造的過程,也是一個理性篩選供應商的過程,最終留存下來的設備供應商也是最具有競爭力的! ¢_發商通過解決方案招標引入了以直接價值創造為導向的良性競爭機制,額外獲得綜合實力更強的供應商所提供的全生命周期綜合解決方案,以及更多的增值服務。設備制造廠商要想滿足開發商的訴求,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也必須具備提供完整、高效的風電場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設計的能力。 對于有意采取方案招標的開發商來說,在具體實踐上要盡早引入有實力的風機解決方案提供商,對項目解決方案招標的管理和運作做足準備,真正從全生命周期角度核算風電場投資、收益、支出,并在細則上對影響全生命周期收益的技術經濟及財務指標進行考量評分,從而選出最佳方案。 記者:那么在您看來,風電場解決方案招標提升產業效率,還存在哪些需要破除的障礙? 王曉宇:我們建議地方能源主管部門改變當前對于風電的管理實行既單機容量審核又風場總容量核準的方式。這種管理方式,對于風電場特別是復雜地形的風電場來說,無異于申請核準之初,在沒有充分做出詳細的方案設計和比選之前,就確定整個風場的設計方案。在當前風電開發資源不斷減少的背景下,繼續這種規定核準管理單機容量的做法顯然是不合時宜的! 〈送,目前,整個電力系統還存在著很強的火電管理思維,電網對于火電廠可以調度到每臺火電機組電。因此對于風電,則控制著饋線甚至單機。然而實際上,目前風電行業已將風電場看作整個發電單元。電網僅需要通過AGC/AVC控制風場EMS軟件調度整個風場并網端的有功與無功出力即可,具體風場內部每臺風機的出力情況則不需要電網進行管理! ∪绻娋W調度系統能夠僅對風場出口控制,風場內部單機累計總裝機容量應該允許超過風場出口的核準容量,這樣風電場的每條饋線和每臺風機在風電場能量管理系統的全局優化控制下,可以允許單機或饋線超發的同時,風場出口的每時每刻總出力不超過核準的容量,風電場的能量管理系統可以為風場能量利用提供提升的潛力空間,特別是在復雜山地風電場,提升空間巨大。(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