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大地回春的季節,我國工業企業經營情況也露出春意。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工業企業利潤數據顯示,2016年1月份-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8%,新增利潤355.4億元。這一數據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它終結了此前工業企業利潤七連跌的態勢,改變了2015年全年利潤下降的局面! 〔贿^,按照國家統計局方面的解釋,今年1月份-2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呈現出一定增長與上年同期基數較低有關,因為2015年1月份-2月份,工業企業利潤下降4.2%。如果與前年同期相比,今年1月份-2月份利潤僅增長0.4%,因此帶有恢復性增長的特征! ”M管如此,這一明顯變化仍然值得仔細分析。具體而言,以下幾點值得關注: 一是工業經營情況的改善得到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降幅收窄的有力支持。數據顯示,1月份-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增速比2015年加快0.2個百分點,比2015年12月份提高1.6個百分點(2015年12月份主營業務收入下降0.6%)。同期,PPI同比下降5.1%,降幅比2015年收窄0.1個百分點,比2015年12月份收窄0.8個百分點。PPI降幅收窄,除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企穩,同時表明生產者活動的活躍度較以往有所提升,這對工業經營情況的改善有利。 二是分行業來看,石油加工等重點行業顯露暖意。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行業由同期虧損轉為盈利,新增利潤395.2億元;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利潤增長16.2%,新增利潤74.9億元,增速比2015年提高8.5個百分點。前者當是受益于前期較低油價及成品油
平板車定價機制的調整;后者作為產業鏈的中下游行業則受益于上游的價格持續下跌,成本降低,盈利情況得到改善! ∪沁@一數據折射出更多經濟面改善信息:一方面,前期系列政策效果正緩慢釋放,去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對11大類
山東電動平車重點投資領域的密集投放效應逐漸顯現,拉動1月份-2月份整個固定投資回升,同時,國內“去庫存”、“去產能”的政策產生了一定作用,工業產品價格低位徘徊使得小企業壓縮了產能,造成供應縮小,價格反彈;另一方面,這種工業企業利潤的改善所昭示的經濟活動復蘇,將增強企業經營信心,提升企業投融資的積極性,促進企業成長能力恢復,同時,吸引更多資金流入,形成正向資金循環! ≌\然,工業企業利潤數據的短暫改善是內外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使然,而珍視和鞏固這一成果還要有賴政策進一步的支持呵護與外部環境的持續好轉。更重要的是,按照十三五規劃“全面提升工業基礎能力”的五年目標,在此開局之年,工業企業要把握各項政策營造的良好發展環境和機遇,通過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以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為主的全面創新,實現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培養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打造新的競爭優勢,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為中國經濟增長目標的實現打下牢固基礎。(來源:全球五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