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四川巴中石墨產業投資推介會暨項目簽約儀式現場。本報記者夏雨攝
本報成都訊(記者馮一鳴)4月11日,“2016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活動在成都啟幕。當日下午,我市在成都舉行四川巴中石墨產業投資推介會暨項目簽約儀式,共商巴中石墨產業發展,尋求合作共贏之路。省政協副主席高烽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委書記李剛致辭,市委副書記、市長馮鍵主持,市委副書記何平出席。 高烽在講話中說,本次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活動,是我省今年自首屆全球川商返鄉發展大會后舉行的又一次重要的投資促進、商務交流活動。在本次活動期間,巴中市委、市政府充分抓住這一重要平臺和載體,搶占先機舉行四川巴中石墨產業投資推介會,這足以說明巴中重視產業發展、重商親商盼商愛商,也必將進一步密切巴中市與中外知名企業的交流合作關系,促成雙方加強了解、增進友誼,尋求新的合作。 高烽說,近年來,巴中市委、市政府充分實施開放合作戰略,打開山門,敞開心門,把招商引資始終作為第一要事和“一把手”工程,以思想大解放引領巴中大進步,不遺余力引進大企業大集團,做大經濟總量、提
山東電動平車升開放質量,努力構建開放型經濟。確定了建成以綠色生態為核心競爭力的新興增長極的關鍵目標,推出了機械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食品飲料四大重點成長型工業和石墨產業的招商方向,明確了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現代金融、健康養老和旅游等五大先導型服務業的產業培育重點。尤其在石墨產業方面,巴中市委、市政府已將石墨新材料產業確定為撬動巴中未來工業發展的主導引擎和核心產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石墨及石墨烯產品品牌,形成石墨全產業鏈。這些目標與定位,體現了巴中市委、市政府的高瞻遠矚,展示了巴中人民的智慧。在剛剛過去的五年,巴中不斷加強與成都首位城市和其他次級城市的協作發展、錯位發展,主動融入成渝、關天兩大經濟區,加強與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臺港澳等地區的合作,強力推進市場化取向改革,大力改善交通條件、提升城市品位、發展特色產業,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投資環境不斷優化,區位優勢和后發優勢日益凸顯,美麗巴中、幸福巴中指日可待。 高烽說,巴中作為全省第二大經濟區——川東北經濟區重要的一員,城市年輕、活力十足、前景光明,希望巴中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鞏固和保持目前發展的大好形勢,搶抓國家深入推動“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和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我省統籌推進“四大片區”扶貧攻堅、打造川東北城市群培育多點多極支撐新興增長極等機遇,在政務環境上下功夫,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發揮特色優勢、資源優勢和后發優勢,構建以綠色生態為核心競爭力的新興增長極,打造生態產品區、生態產業群,走出一條綠色崛起的發展道路。 李剛在致辭中代表中共巴中市委、巴中市人民政府和400萬巴中人民,向蒞臨會議的業界嘉賓、企業界朋友表示歡迎。 李剛說,目前,巴中探明部分石墨礦石儲量8347.5萬噸,晶質礦物量超過687萬噸,儲量位居全國前列,礦床分布集中,品質品位高。巴中作為中國西部石墨資源集聚區,開發潛力巨大,市場前景廣闊。近年來,我們按照“統籌規劃、創新驅動,高端切入、成鏈發展,集聚集群、做大做強&rdqu
平板車o;的總體思路,遵循“以應用為牽引、以研發為支撐、以制備為核心”產業規律,把石墨產業確立為四大成長型產業之一,作為巴中的主導產業來發展。下一步,我們將聚焦石墨新興產業,加強科技研發、強化技術合作,不斷拓展石墨應用領域,力爭未來5年培育產值超百億的石墨產業集群,把巴中建成國家級石墨新材料研究開發與產業化應用基地和示范區。 李剛說,石墨點燃希望,合作實現雙贏。隨著8條高速和5條鐵路、1個機場的建成或加快規劃建設,巴中正加快成為聯結重慶、西安、成都三大中心城市的區域交通樞紐、成渝—關天兩大經濟區的重要經濟廊道、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的重要節點。巴中生態優勢獨特,環境容量豐富,用地、電力、天然氣等要素保障有力,是名副其實的投資寶地,發展石墨新興產業,條件得天獨厚,投資恰逢其時,必將為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我們將視每一位投資者、每一位科研技術人才為發展巴中的源動力,廣開“綠燈”,提供點對點、個對個的“保姆式”服務,讓大家放心創業。我們熱切期盼各位專家、業界朋友加強技術指導,幫助我們構建國內領先、鮮明特色的產業集群;誠摯邀請企業家朋友投資石墨、投資巴中,實現互利雙贏;熱忱歡迎科研院校強化合作、深化對接,突破核心技術、加強成果轉化,打造石墨產業新高地。 推介會上,中國炭素行業協會秘書長孫慶應邀作石墨產業發展趨勢報告,市委常委羅思維介紹巴中石墨資源情況及重點招商項目,與會嘉賓還觀看了巴中石墨產業發展專題片。 推介會結束后,還舉行了項目簽約儀式。浙江獵鷹野營用品有限公司、中扶建設管理有限公司、浙江八達建設集團、上海普園機電設備安裝有限公司、安徽聞達藥業有限公司、中建安裝工程有限公司分別與巴州區、恩陽區、南江縣、通江縣、平昌縣和經開區集中簽約項目6個。我市在此次“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活動中共簽約項目52個,投資總額123.32億元。 省經信委副主任翟剛,省政府駐廣州辦事處主任周曉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石墨推進領導小組組長范申華,市政府秘書長王毅及50余位企業家、有關新聞媒體參加推介會暨項目簽約儀式。 鏈接 我市石墨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南江石墨礦石遠景儲量預測在2.5億噸以上 我市石墨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南江縣坪河、楊壩尖山、上兩廟坪一帶,處于同一成礦帶。截至2015年11月,已查明部分石墨礦石儲量為8347.5萬噸。其中坪河石墨礦石儲量為325.5萬噸,尖山在3.62平方公里范圍內石墨礦石儲量為8022萬噸。據地質探查資料表明,在尖山探礦權范圍外,仍有高品位石墨礦帶延續,在南江上兩廟坪已發現新的石墨礦化點。隨著技術、科研、資金投入的加大,地質找礦的突破,一批新的石墨礦床將被發現。據專家預測,南江石墨礦石遠景儲量在2.5億噸以上。 我市石墨資源雖然豐富,但石墨產業發展幾十年來一直停滯不前,對石墨的利用仍然處于初級階段。為了扭轉這種局面,我市近年來引入有資金、技術、市場的戰略投資合作伙伴,高端切入、培育產業,建立以資產為紐帶的采、產、銷一條龍式的大企業大集團。 目前,我市有石墨企業3家,其中2家為石墨生產企業,1家為石墨探礦企業。石墨生產企業巴中意科碳素有限公司目前已在巴中經開區征地248畝,新建兩條高性能碳素石墨制品生產線,每條能滿足石墨生產制品6000噸,現在為每年2000噸,預計達產時每年10000噸,年產值3億元。同時,分3期建設高純石墨制品生產基地,其中一期粉末車間、備料壓型、焙燒車間,已經完工,正處于試運行階段,三期全部建成產能達到12000噸,年產值近5億元。 據介紹,到2020年我市將建成坪河、尖山石墨原材料生產基地,高碳石墨年采選能力達到30萬噸,完成廟坪石墨資源勘探,進入礦山建設階段;基本形成石墨產業專業化園區,形成相對完備的蓄能材料、散熱材料和功能涂料的全產業鏈體系,建成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基地。